小儿透析失衡综合征
概述:透析失衡综合征(dialysis disequilibrium syndrome)又名平衡失调综合征(disequilibrium syndrome)。是指在血液透析(通常仅指人工肾透析)以后,由于有效透析致体液容量及化学渗透平衡校正过速引起,影响了细胞内外渗透压的平衡,并由此引起一系列与肾功能衰竭本身无直接关系的症候群。
流行病学
流行病学:透析失衡综合征最早是Kennedy等人于1962年提出来,人工透析校正过速时常可引起。
病因
病因:透析失衡综合征是一个特殊的医源性疾病。
发病机制
发病机制:Gililand等(1963)与Sitprija等(1964)从脑电图和颅内压变化以及动物实验等不同角度,对本病征进行了多方面研究,认为本病征是一个特殊的医源性疾病。至今本病征病因机制未最后明确,认为透析后引起电解质紊乱而诱发本病征的说法未得到证实。
临床表现
临床表现:
1.减轻的症状再次出现 于人工肾透析后不久或48h后,原已减轻的症状再次出现,可表现为
头痛、恶心、呕吐、神态混乱、惊厥、
昏迷,甚至死亡。
2.症状无改善 多余毒物已排除,但临床症状并无相应的改善。
并发症
实验室检查
实验室检查:血清电解质(通常指高钾血症)和含氮物质,较透析前有了明显的减少,而脑脊液中含量尚相对偏高。
其他辅助检查
诊断
诊断:
1.临床特点 在血液透析后减轻的症状再次出现,产生上述的临床症状。
2.实验室检查 血钾和尿素氮、肌酐已明显下降,但脑脊液中含量相对偏高部分病例出现脑水肿的临床表现。
3.治疗试验 提高患者的血浆渗透压,对本病征治疗有一定效果。
鉴别诊断
鉴别诊断:与肾功能衰竭、尿毒症在透析后,尚未得到有效纠正相鉴别,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助鉴别。
治疗
治疗:
1.透析速度 减慢人工肾透析速度,特别是多次透析时更宜减慢,但影响透析疗效不易被采纳。
2.防止
血浆渗透压减低 有人主张加用高张果糖、
葡萄糖、或径加入透析液中,以弥补因透析而发生的
血浆渗透压减低的反应,但此法易导致高血糖渗透压血症,因而不易掌握。
3.对症治疗。
预后
预后:本病征一般预后良好,如忽视了本病征的发生,又未做积极合理的处理,能招致严重的后果,可发生
昏迷甚至死亡。
预防
预防:提高警惕,加强监测,尤其是多次透析患者,更应加强责任心,防止发生本症。